教育中的四大心理范式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12-6 17:43:10 浏览量:
教育中的四大心理范式及发展趋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一些图书平台尝试过搜索《教育心理学》,如果有,你们会发现,目前能够搜到的书籍几乎清一色都是阿德勒所著的版本。究其原因,我认为当下,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的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人本主义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四大学习的研究范式也在逐渐朝着人本主义方向变化。
具体来说,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有四个研究范式,分别是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由于学习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这四种研究范式,可以说很好地解释了学习的不同方面,教育者从这四个不同方向,得以研究和理解学习的本质。
行为主义解释了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它的观点在于,人的学习是在行为和行为结果之间建立类似条件反射这样刺激和反馈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行为主义发展到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阶段,它与经典的行为主义的差别在于从直接强化变为替代强化,除此之外还提出了基于自我强化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与自信不同,它不是对结果的预期,而是对能力的预期。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会认为,虽然现在我不具备某种能力,但在未来我一定有办法能够掌握。自我效能感的提出,为行为主义带来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认知学派则解释了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原理,它的观点是,学习本身是认知结构的改变。这句话通俗来讲,就是学习会使人眼界更开阔、促成已有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的改变。比如,孩子从最初只会加减法,到后来学习了乘除法,他的技能结构就发生了变化,出现累加的问题就可以用不同的技巧解决同一个问题,以及更高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随着脑科学特别是脑成像技术的发展,目前,认知学派正在往认知神经科学方面发展。在技术层面研究脑成像,从人的脑功能角度出发理解认知,这让认知学派从单纯的对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的理解,到将人的大脑构想为最重要的发动学习行为和形成知识技能结构的基础,对人的生物体本质和认知神经基础展开探索,强调了知识技能习得的人本主义前提。
而建构主义的作用在于给学习方法的建立机制提供了解释体系和发展方向。维果斯基认为,孩子当前的能力和下一个发展阶段之间存在支架,由孩子自行搭建,实现发展,比如这些年兴起的社群学习、PBL小组学习等。近一百多年来,崇尚建构主义,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的全球三大学前教育体系的长盛不衰,《窗边的小豆豆》背后日本的巴学园,以及电影《00后》背后中国的芭学园,都让我们看到了建构主义中人本之光。
让我们回到人本主义学派,它无疑给学习动力和潜能的激发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阿德勒认为,人有自主性、自我意识,有主观能动性,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近年来,人本主义学派学者高普尼克的儿童发展著作《园丁与木匠》、《孩子如何学习》等的流行,进一步从儿童的自我意识角度解读孩子的学习,将人本主义推进到自我意识和天生能力的层面。比如经典的人本主义认为,孩子的学习行为和潜能的激发是主动的,那么高普尼克认为孩子从出生就具备一定的能力,而且拥有学习成长的原动力,这种动力和家长后天赋予的是不同的。
当今,儿童的发展呈现出一个重要趋势,即原有理论中的时间节点都需要调整。以现在的眼光去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我们会发现,很多时间节点是错后的。这并不是皮亚杰的疏漏,而是时代引发的勘误。
当我们有了观察了解儿童的新的测量工具,曾经的视崖实验的结果就会发生变化。生理记录仪的出现,已经帮助研究者更早探测到孩子看到视崖后的生理反应,要比爬行这个指标早3个月探测到婴儿的深度视觉发展。与此同时,儿童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成长环境。比如这十几年逐渐普及的婴儿游泳馆,可以让我们更早看到孩子认知发展的端倪,而不会受限于孩子在地面上的运动技能的发展时间和状况。
科学技术和孩子成长环境的变化,让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认知需要调整,这在人格方面的发展也是如此。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中,同一性的发展阶段从12岁左右开始,而现在,四年级左右的孩子基本就可以清楚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能力长短板。
儿童道德发展也是这样。但是,由于家长往往会比较忽略儿童道德的发展,而轻易给孩子能力发展的短板错贴上一些道德问题的标签。因为家长对于孩子道德发展的时间线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往往会用成年人的道德标准,判断和理解孩子的行为。
如今的孩子从一出生起就面临着两个环境:虚拟的互联网环境和现实的环境,社会化极其丰富并且充分,因此从人格发展的社会化背景来看,要比上一代更有优势。今天的孩子通过儿童手表,每天可以结交十几个新的好友,也可以和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朋友断交。这在我们的年代是绝对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