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闭症的孩子所期待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2-11-11 20:36:31 浏览量: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条成长线——成为自闭症的孩子所期待的自己。
首先,每一个自闭症的孩子都有自我。我接触过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他的功能性比较高,智商比较高,自闭程度也比较轻,他有着很强的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他想要把自己对于环境的爱传递给每一个人,但是他对环境保护的执着和表现出的行为,会让周围人不了解。比方说他看到了别人扔的垃圾以后,不管垃圾是什么,他一定要动手把垃圾捡到垃圾桶里。后来妈妈发现他的手被感染,非常心疼。
他表现出的执着会让妈妈感觉到,环境保护虽然是一件好事,对他而言却是固着的,刻板的,病理性的。所以妈妈就会很担心,从而拼命的想阻止他。环境保护意识需要社会能够接纳的行为来支撑,但是这些孩子很显然是做不到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希望他的独特能够跟社会很好的融合,成为一体,但是这一点实现起来非常艰难。所以我在这里想强调的一点是,帮助自闭症的孩子要在保留他自己的独特性的基础上对行为做出调整。当他去捡垃圾,在马路上拦截闯红灯的行人,可能在外人看来非常奇特的时候,他仍然在彰显自己的独特,坚持自我。我们的希望是融合,让他能够有同社会一体的行为表现。
摆在了我们一般人群面前的其实是独特性、安全性和发展问题。我们该怎样看待他的自我和独特?在独特的基础之上,该如何赋予他安全和发展?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相比改变,更要接纳
这种接纳与改变于我们而言到底是什么?
我发现,很多的家长和教育者在教会孩子说某句话时,会特别的兴奋。他们从孩子的改变中获得了满足感,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当教会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机械地模仿“妈妈我喜欢你,妈妈我爱你”这样的句子时,妈妈会非常的激动,其他人也会非常的激动,但是孩子是否真正懂得“妈妈我爱你,妈妈我喜欢你”的含义?他可能只是在鹦鹉学舌。在这种状态下做出的类似改变,对于我们,对于孩子来讲意义何在?
现在不管从医疗,心理学,还是从教育学或社会上,将自闭症孩子改变成一般的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实现这种改变,但就目前看来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在难以做到改变的情况下,让自闭症孩子鹦鹉学舌,跟着正常人的步调走,会让他非常难受,非常愤怒,甚至由自闭转变为出现破坏性的情绪表达。我们将孩子逼成这样,对于孩子对于我们到底有何意义?
现如今,自闭症群体确实是特殊的存在,所以我们要接纳。当孩子的安全受到威胁,社会生存受到威胁,不得已必须要做出改变的时候,我们才要让他改变。所以,接纳比改变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