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阴霾,享受青春|青少年忧郁症
发布时间:2021-1-9 15:16:46 浏览量:
安安在初一和初二的成绩很好,生活作息也很正常,但自从升上初三之后,睡眠时好时坏,食欲也变差了,常常没精打彩,提不起劲念书,因此功课越来越退步。尤其一个月以来越来越奇怪,不但下课很少和同学聊天,放学回家就关在房里,也不想吃饭。妈妈很担心安安的情形,但是一问她怎么了,安安就会发脾气,甚至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掉眼泪。
有一天,安安对她最要好的同学说:「我觉得活着好痛苦,妈妈根本不了解我,还一天到晚要求我,我觉得好累。」同学听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想再多问一些,安安却又不说话了。后来同学也没跟老师报告此事。
一个多礼拜后的一个中午,妈妈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告知安安今天没去上学,想询问家长是怎么回事。妈妈急坏了,赶紧通知爸爸及亲友到处去找,也到警察局报了案,但就是找不到她的踪影。直到晚上七点多,安安被警察送回来,原来她跑到家里附近一栋大楼的顶楼,一位住户看到她坐在矮墙上望着下方的街道,觉得不太对劲而报警处理。
妈妈接受学校辅导老师的建议,带安安到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求助。安安告诉医师自己的压力好大,眼看着联考快到了,却越来越没信心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担心考不好会让爸妈失望、丢脸,才会想要以自杀寻求解脱。医师诊断安安罹患了忧郁症,但妈妈一时之间很难接受。她想知道的是,到底怎样才算是忧郁症?更重要的是,治疗忧郁症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走出阴霾,享受青春:谈谈青少年的忧郁症
类似安安的例子事实上并不罕见,据统计,青少年罹患忧郁症的比例,在青春期前期(13至16岁)约有2%,男女比例差别不大;至青春期后期(17至20岁)则增加到4%,男女比例亦扩大为一比二。甚至有研究指出,约有20%的青少年曾经出现贬低自己的想法,更有高达40%的青少年曾出现明显的忧郁情绪。
忧郁症对于青少年有很大的杀伤力,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因忧郁症而导致的自杀行为。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自杀死亡率持续成长,已达十年前的二倍,其中十五岁至二十四岁青少年死亡原因第二名就是「自杀」;而自杀身亡的青少年个案中,高达87 %于生前患有忧郁症。
除了高比例的自杀企图及自杀死亡率之外,忧郁症也会导致青少年在学业、交友、家庭方面的功能下降;如果未接受积极治疗,更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将来有较高的机率发生下列问题: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找不到工作、酒精和药物滥用、和父母亲疏远,以及罹患相关精神疾病等。因此,我们应该正视青少年忧郁症对社会的冲击,并学习如何辨识青少年忧郁症的征兆与问题行为;如果怀疑自己或亲友的孩子可能罹患忧郁症,更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寻求协助。
青少年忧郁症的特征
青少年可能还不习惯对别人描述他们的情绪及感受,但他们会用行为表达情绪。因此,某些忧郁症的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发脾气或反叛行为,而其实这正是青少年忧郁症的特征。
常见的青少年忧郁症特征,可分为下列几方面来观察及辨识:
一、生活作息方面:饮食习惯突然改变(食欲突然变差或食量突然变大)、体重突然改变(减轻或增加很多),以及睡眠习惯突然改变(失眠或嗜睡)。
二、生理反应方面:经常抱怨身体不适,例如疲倦、头痛、胸闷、肌肉酸痛,或肠胃不舒服等。
三、课业表现方面:学业成绩下滑,而且常常请假或是开始翘课。
四、人际关系方面:人际关系变差、社交退缩、少与别人沟通、没有归属感,以及与同侪及父母亲的冲突明显增加。
五、活动力及专注力方面:对曾经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整天没精打彩、容易厌倦、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常常犹豫不决,难以做决定。
六、情绪方面:情绪起伏较大,一方面容易烦燥不安、发怒,甚至哭泣,另一方面亦常有内疚、自责或冷漠的感觉。
七、自我概念方面:觉得自己没有用、不受重视、对未来绝望。
八、让自己陷于危险的情况:高破坏力、从事冒险行为、经常想到死亡或伤害自己、滥用酒精或药物。
以上所描述的观察方向可以做为家长初步判断的参考。在发现自己或亲友的孩子出现上述征兆时,先不要着急或责骂,重要的是赶紧带孩子到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或专业心理治疗机构检查,在了解孩子的状况之后,才能拟定最合适的治疗计划。
走出阴霾,享受青春:谈谈青少年的忧郁症
青少年忧郁症的心理治疗
目前用来治疗青少年忧郁症的方式,主要可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大类。在一般观念中,药物是比较迅速方便的治疗方式,因此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假如药物真的可以改善忧郁症的话,那为何还需要心理治疗呢?」但是研究发现,药物治疗虽然是治疗较严重的忧郁症或躁郁症的基础,但是心理治疗也很重要,甚至是对这类疾病不可分割的额外治疗性介入。
心理治疗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治疗师与个案一起工作,运用方法来澄清个案所遭遇的问题,提供成功或掌控的经验,促使个案受到鼓舞而恢复自信,重新点燃对于未来的希望,进而协助个案找到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因此,心理治疗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就是治疗师是否能透过关系的建立,提供个案不同于以往的观点或经验,让他相信事情真的可以变好。所以治疗师所做的并不只是提供忠告或鼓励,重要的的是必须帮助个案整理出负面感觉的头绪、了解这些感觉的来源,以便知道必须在想法和行为方面做何改变,才能让生活过得更好,并且实际在生活中做出所需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