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厌学与快乐教育
发布时间:2022-10-25 19:05:32 浏览量:
中小学生厌学与快乐教育
中小学快乐教育的科学性
很多人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应该非常痛苦。其实这种观点不是太正确。
情绪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类最主要、最普遍的正情绪,也是情感维度。尤其对于身心发展的中小学生来说,快乐非常重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掌握的知识目的是为了更好为社会服务,然后赚取一份报酬,能够快乐地生活。其实学习还是为了生活,而中小学生的生活是要找到乐趣的。中小学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孩子对生活没有乐趣,就没有生存的希望,就会造成自杀。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一个老师调查很多大学生不想学习,就是前几年网上流行的“空心病”,很多人觉得活得没意义,这是非常可怕的。
人总是趋乐避苦的。如果中小学生觉得没有快乐,活得没意义,你说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快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还是比较重要的。
当然中小学也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个阶段能够将学习和快乐都兼顾到,不要让他对人生产生绝望。如果对人生产生了绝望,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是没用的。比如药家鑫童年练钢琴练得非常苦,然后人格产生变态。最后虽然考上大学,掌握了技能,但是最后杀人,并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悲剧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
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建立的阶段,当然也是掌握知识的关键阶段。所以快乐是身心健康的前提,也是保证;只有身心健康了,才能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目标,培养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为社会服务。
快乐教育不是放任孩子、放弃学习、野蛮生长,而是尽可能地深入了解学生,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掘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欲望,让孩子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
快乐教育关键是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教育内容的难度要适中,教育的结果能给学生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中央台拍了个纪录片,专门比较美国、英国、芬兰和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最后评价出来,芬兰的中小学教育在全世界是最好的,孩子学习得非常快乐,而且掌握的知识又比较多,孩子创造力比较好。所以快乐的教育是根据孩子的特点,既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到有挑战,同时又能带来一些满足感和成就感。
快乐教育在中小学实行的可行性
答案是肯定的、可行的,但需要几个条件:
第一,要对学习的内容有兴趣;
第二,要掌握学习的难度,难度要适中。
第三,对孩子出现的学习困难以及厌学情绪要及时了解,要有针对性应对。
快乐教育是一种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其实质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研究表明:“快乐教育”和“努力学习”并非两者不可兼得。事实上很多“取得高成就”的人童年学习并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的;很多“没有成就”的人童年学习非常痛苦,没有快乐。
我们国内教育一个最大的秘密就是学习感到非常痛苦,不想学习,所以考上大学就进了保险箱以后就不再学习了。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是一个终生的事情,如果你不快乐,就不能持续学习,就不能有持续的结果。所以我们也发现中国的院士、诺贝尔获得者、一些知名的专家,他们很多人童年的学习并不是很痛苦,而是非常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