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喜欢你,他肯定会来找你,最后被坑的也比较惨。
发布时间:2025-3-2 13:31:40 浏览量:
很多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喜欢你,他肯定会来找你,很多人深信不疑,但最后被坑的也比较惨。
鸡汤听着挺有道理,但是不接地气,我就算再怎么喜欢你,包容你,你天天往我脸上踹。
那我也只敢远观,那来找你的也不一定是喜欢你,可能是你需要付出的成本比较低,不需要这么费劲。
所以你们再看这句话合理吗?在我看来,做事别只看表面,这个问题的重点应该是:“为什么对方不会主动找你?
怎样才能让他主动找你?那首先我们就要弄清楚:不主动沟通的人,他们的内心活动到底是怎么样的?
01
第一种可能、不愿自我暴露
因为“主动找你”这个行为,其实就是赤裸裸地暴露了他对你的需求和渴望。我们都知道亲密关系中自我暴露很重要,这意味着属于彼此独特的信任感与特殊性。
但自我暴露也意味着:你有可能控制我,窥探我的隐私与脆弱,掌握我的弱点与习惯。有些人比起主动去追逐一段感情,他们更想要的是维护自己的自尊感与心理地位。
02
第二种可能,间接控制
当你们日常聊得足够火热了,对方还是不太主动,那就说明你在被对方“间接控制”。比如说我们想一个人时,正常行为都是会直接去找对方,对不对?因为简单直接。
但是由于一些人他害羞、拧巴的社交习惯,导致他们在表达需求时会内敛,或者玩些小手段来变相地让你来主动找他。
这类人会更加渴望在你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情感黏度的需求感更强,但碍于面子。
他们会倾向于用“沉默”,引起你的焦躁和窥探欲,控制你的情绪,让你对这段感情更上心。
03
第三个可能、高敏感、回避人群
回避人群不必多说,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聊过很多次了,高敏感人群是指对外界刺激具有高度感知力的一群人。
外界的信息对于他而言就像是“警报”一样,当你在回复信息中流露出的任何负面情绪。
哪怕细微到你自己都没发现,在他们眼里就是一次深深的打击,就像贝壳一样,稍微受到惊吓就会紧闭起来。
那碰上这样的人,我们怎么才能让他主动起来呢?
1.首先我们得读懂“暗示”
当我们知道了沟通中的“进”与“退”,才有机会去引导对方。这个“退”不是退缩,而是“守”。
我们要知道,一些时候对方确实是不想聊天,不擅长沟通的。
那如果你这个时候还在逼迫对方,让他一定要参与沟通,只会引起对方内心的厌恶,被逼迫,他自然不会主动去找你了。
只有当你允许他可以对你冷漠,允许他可以聊天不在状态,看到他不想聊天时,主动表示给他空间。
只有让他感受到,沟通中你时时刻刻以他的感受为先,让他感觉到了安全感与舒适感,他才会慢慢放松下来和你畅所欲言。
2.明确区分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沟通误区:单方向的正向、积极的沟通,不会带来预想的沟通效果。
为什么?我们都知道,传递正向情绪能让你们对彼此产生积极的印象,但如果你一直传递正向情绪呢?
只会让对方感受到的情绪渠道变窄。
没有人会觉得一个天天带着微笑面具的人是正常的,只有在你身上看到喜怒哀乐,看到不同状态下不同的你,才会让人更加想了解,更愿意和你沟通。
也不要担心对方会因此对你产生不良印象,相信我,只要你不是歇斯底里,喊打喊杀,正常的生气状态绝对没问题。
3.引导对方“共同依赖”
如果你们已经建立了高度亲密关系,那“共同依赖”的观念就很重要了。
对方不主动找你,也许并不是故意的,有没有可能他们根本没有这种“彼此分享,共同依赖”的意识,也可能对方是一个早就习惯了独处的人。
那这时就需要你去勇敢地主动打破这个界限,去主动跟他分享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把自己真实的生活传递给他,别害怕,咱们勇一点!
想他了,就去问他在干吗,心烦了,就去和他倾诉。
当你向他展示你的依赖感,你的主动真诚也会慢慢带动他的改变,他也会知道:依赖感,不代表独立的丧失,不代表自尊的践踏,反而是深厚的感情带来的安全和舒适。
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你根本不再纠结他为什么不会来主动找你。
因为主动、被动,其实都不重要了,你把平时想要告诉他的话,都已经及时告诉了对方,你们的沟通从不滞后,这时候你们已经走到长期关系的路上了。